以下幾點,看似簡單,實則每天無數珍藏因物主的不了解而被糟蹋...
1. 接觸方式
拿起東西,一般直接用手。但拿紙幣則要留意,因手汗、手油接觸到紙張表面,日子一久會引起發黃,影響觀賞價值。因此,取放紙幣,取好還是用鉗或戴手套。
![]() |
發黃的紙幣 |
![]() |
紙幣鉗 |
2. 盛載方式
很多人以為收藏紙幣只須隨便找個膠套或信封,其實這樣會增加紙幣受碰撞的機會,使其容易出現折痕或鈍角。
收藏紙幣,最好還是以稱為「Mylar Sleeves」的透明膠套夾好,再放入透明硬膠文件套。這樣紙幣擺放時即使遇上碰撞,亦可得到充份保護。
![]() |
Mylar Sleeves |
![]() |
硬膠套 |
![]() |
紙幣得到充份保護 |
3. 保存方式
一般人多數把紙幣以信封盛載放在抽屉,甚至以書本夾著保存,其實這也是令紙幣日久失色的元凶之一。
留意以下兩點:
香港氣候潮濕,隨便放在抽屉的紙幣極容易沾上濕氣,引致發霉、褪色、變軟... 若條件許可,應把紙幣放防潮箱,並定期更換吸濕物料,當然,電子防潮箱或保險箱效果更佳。天氣乾爽時,把紙幣拿出來呼吸一兩小時,亦對保養有幫助。
4. 專業收藏方式
若希望以更專業的方式保存紙幣,並增加收藏價值,可考慮委託紙幣評級公司。
此類公司會按紙幣的新舊品相及其他準則,為送評的紙幣評分及包裝。其中最權威及具認受性的評級機構為PMG公司 (Paper Money Guaranty), 總部設於美國,會替送評者的紙幣以惰性物料製成的膠套密封,讓紙幣妥善永久保存。加上得到業界肯定的機構評級,藏品價值認受性較佳 ,也可減低新手買賣受騙的機會。
![]() |
PMG評級紙幣 |
網上有關「錢幣保養」的資料琳瑯滿目,內容豐富,惟實用及精確性有欠一致。曾見過有網站轉載「以水或牛奶浸泡清洗有污漬及發霉的紙幣」,實在教人觸目驚心...
希望一些簡明扼要的實用資訊,能對促進大眾收藏意識作點貢獻;也可減少有價值的民間寶藏「遭受不測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